博鱼到2024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带动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到2026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日前,成都发布《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定下新目标。然而,竞逐人工智能新赛道,前有北京、上海、深圳等“模范生”,后有竞争者,成都的破局机会在哪里?
5月28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召开人工智能产业宣传推介会,组织头部企业、行业机构、媒体等一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思路。会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成为会议重点讨论的内容,具体思路包括打造50个“人工智能+生产”深度融合场景,抢占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高地等。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成效明显”。2023年博鱼·boyu体育,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78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超40%。目前,成都市已集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超875家,8家单位入围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名单,位居全国第三。
成都经信局人工智能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70%的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在应用领域。围绕应用场景优势,结合大模型技术这一人工智能前沿热点博鱼·boyu体育,成都将培育行业大模型应用矩阵,作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点任务之一。
其中,工业是典型应用场景。《行动计划》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对新型工业化的赋能作用,力争到2026年,打造不少于50个“人工智能+生产”创新应用场景。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要利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行业,分行业推进“智改数转”,实现一条条传统产业链的“链式提升”。
他以家具行业举例,因为大厂“批量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相矛盾,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往往只能找小厂进行生产,面临产能不足的局面。而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了新思路:大模型弥补了小厂设计能力的不足,将更多人力从设计环节解放,投入实际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批量定制化的生产创新。
会上,成都一工业大模型龙头企业也进行了实例分享,其研发的质检大模型已经在工厂场景中应用,为客户降低近80%的产品检测环节人力成本。
这样的场景应用不是个例。据悉,目前成都市聚集大模型开发应用企业超30家,10家企业的12款算法通过国家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在文本对话、图像与音频生成、智能客服等功能上为传统工业场景赋能。
上述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本土大模型企业,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爆款”大模型产品。
城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除开放传统产业场景外,还需创造更多的未来应用场景。具身智能就是其中之一。
具身智能,是一种智能系统或机器能够通过感知和交互与环境进行实时互动的能力,通俗来说,即具有身体的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验室走向现实。
成都经信局装备制造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良好的工业机器人基础,为发展具身智能产业创造了条件。
但当北京、上海、江浙已经率先高举人形机器人“大旗”,成都如何形成自身的差异化优势?上述负责人表示,成都以全产业链和完备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具体发展方向。
上述负责人介绍,经其团队近一年的实地调研和与全国TOP10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深度交流得出,目前单个人形机器人品牌并不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这意味着,率先形成完备供应链体系的城市,就能在这一赛道上脱颖而出。因此,成都基于机器人硬件制造优势,正引聚全国的供应链资源和人才,希望打造有显示度的具身智能产业基地。
“真正用起来才是对未来产业最大的支持。”在上述负责人看来,和传统产业的发展逻辑有所不同,未来产业除财政补贴外,尤其需要在真实的市场场景中进行产品迭代,使得“实验室样品走进现实”,最终实现产业化。
因此博鱼·boyu体育,上述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全面开放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并提供政府和国有平台企业的优质资源池、项目池博鱼·boyu体育,推动各类人形机器人在成都首试首用。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下一步博鱼·boyu体育,成都将以平台建设带动技术创新,联合在蓉高校和龙头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