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博鱼boyu产品中心

智能终端处理器 智能云服务器 软件开发环境

博鱼boyu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博鱼boyu

公司概况 核心优势 核心团队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博鱼boyu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博鱼·boyu(中国)体育官方网站-BOYU SPORTS > 博鱼boyu新闻中心

博鱼·体育官网自动化专业的现状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4-05-28 02:38浏览次数: 来源于:网络

  博鱼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工业化建设,制造出各种功能的机械设备。作为我国主要的工业,机械制造业能促进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机械制造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都采用了自动化技术,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工业的标志。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起步较晚,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弥补这种技术差距,应该在机械制造中迅速应用自动化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要以机械设计制造为主,具有机械设计、自动化管理这两方面的知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机械自动化人才。只有高素质的机械自动化人才,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科技的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利用各种软件、硬件系统,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剪切,使工件的可靠性、体积、能耗满足工业使用标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以计算机软件系统为主,对各种机械操作、数据库、应用软件进行控制,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功能,是提高机械制造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里,机械设计制造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大多数的设计、制造、生产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的。在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活动中,都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使工业生产的效率迅速提高。而我国机械加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完善,很多企业的机械设计工作都采用经验管理的方式,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我国企业的机械设计工作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不仅管理效率低下,而且还很难以保障机械设计加工的精度。

  我国机械加工及自动化技术的起步时间较晚,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明显落后。国外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我国的机械加工技术则处于萌芽阶段。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热衷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自主创新缺乏热情,不注重开发新技术,使我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高等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也存在很大问题,只会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只会沿用国外先进的机械加工、制造工艺,这就使我国机械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很多国内机械产品中存在质量问题,而机械企业并不愿意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机械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差。这才导致消费者宁愿购买国外进口机械设备,也不愿意购买国产化的机械产品。

  机械设计制造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途径。然而很多机械科技研究人员却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这才使国外机械产品不断挤占我国消费市场[1]。近年来,日本、德国、美国的汽车在我国销售量不断增加,给国产汽车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正是因为国内科研专家缺乏创新精神,国民才对国产机械设备失去信心。

  由于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起步时间较短,我国关于机械制造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全面,对机械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对机械企业不够重视,不能够及时地扶持帮助机械企业,使机械加工难以渡过资金、技术难关。政府部门不注重宣传机械加工企业的重要性,导致机械加工企业人才越来越匮乏。在很多私营经济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常常会因为缺乏资金而导致企业生产陷入困境。这时候我国政府就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银行对私营机械企业放宽贷款政策限制,通过提供及时的经济援助,来帮助机械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技术在我国很多机械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机械制造的精度,使机械企业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使机械设计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除此之外,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还包括生理学、心理学、运筹学的运用,未来的机械设计制造将会融入多学科知识。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将会拥有和人一样的智力水平,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使机械加工中错误的操作减少。

  在机械制造领域,组装一部完整的机械设备,需要很多生产厂家的共同参与。由于设备组件都拥有不同的自动化生产厂家,想要对其进行模块化管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设计生产很多标准接口,比如电气接口、机械接口、环境接口等,这些接口能够完善设备的功能。

  在研制动力设备的时候,常常会将发动机、减速机功能融为一体。在研制检测设备的时候,通常还要研制质量识别设备。在研制测距设备的时候,还应为其增添图像处理功能[2]。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原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还有利于扩大新产品的生产规模,促进机械制造企业的模块化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机械制造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就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网络化已经成为机械设计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促进机械设计制造工业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通过将远程网络技术、网络监测技术运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能够增强信息利用能力、监测能力,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更加先进,更加科学。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还为机械加工系统增加了很多功能,让人们可以享受到高科技网络的便利性。

  自从微电子技术诞生以来,机械制造行业的微型化发展趋势就越来越明显。微电子机械设备,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方向。微电子机械是指体积小于一平方厘米的机械设备,该设备具有轻巧灵活、便于携带的优点[3]。国外的微电子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功能优良,我国也在抓紧研发微电子机械设备,争取尽快消除与国外的技术差距。目前我国的微电子机械设备已经在国防军事、生物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如果继续制造企业不具备环保意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消耗大量原材料。

  企业生产的环保理念能有效地节约原材料,提高企业生产制造的效率,实现绿色低碳的精细化生产。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必须注重节约生产资源,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说,改变落后的生产模式,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方式,将会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原材料。机械制造企业还应该注意回收废旧资源,要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环保化的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作用。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机械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机械制造业却有很多问题,比如信息化程度较低、机械技术研究工作起步时间晚、机械制造技术相对落后等。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应该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环保化等功能,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更加先进。

  [1]冉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为了发展趋势初探[J].电子科技与信息工程,2011(10).

  [2]马红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分析[J].漯河职业学院学报,2014(05).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就业形势加剧,迫切需要工商管理专业积极推进改革,树立以创业为导向的发展观。这样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就业的压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认识存在偏差,过于重视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教育,也开始专业技能教育,但是忽视或者淡化创业意识教育,学生创业的主动性不强。

  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在日常教学中没有重视创业意识教育,因此在高校中缺乏创业氛围。创业氛围的缺失使创业没有能够成为高校学生的一种追求,校园文化建设也没有突出创业元素,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创业导向下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不是简单地假如创业方面的教学内容,需要学校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与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创业教育实施的直接推动者,基于创业视角的教师队伍亟待加强,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1.4创业实践乏力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除了理论指导外,更需要积极开展基于创业导向的实践活动。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活动,缺乏将创业与实践活动相融合的思想意识,要将创业理论指导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内化理论并丰富创业理论。

  目前不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出现同质化现象,创业教育缺乏特色。关键的原因在于创业教育没有与校情结合起来,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教育要进行重新定位,将创业教育置于校情背景下,充分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放大自身人才培养的优势。“创业教育逐渐从作为一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转变为一条关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更新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2]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积极借鉴成功学校创业教育成功经验。这样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彰显学校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高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从文化方面作用于师生的精神世界。创业教育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创业元素作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通过文化渗透的形式,向学生渗透创业知识,适时地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文化实践活动,积极宣扬创业实践事迹,在学校营造浓郁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进一步激活全校师生创业的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的关键,学校要启动基于“一师多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其基本思想是“外引内培”。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现状,有计划地引进具有创业素养的教师,通过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学校其他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夯实既有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导师定期开展讲座,深入开展基于创业视角的教学研究活动,打造出一支“多能型”师资队伍,推动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

  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离不开创业实践载体。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发挥校企合作在创业教育中的推动作用。基于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要改变当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不高的现状,必须要构建基于“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通过校企不仅有助于培养创业型人才,还要在校企合作中,使企业获得利益,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发展的理论高度,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这样才能通过校企合作推动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

  总之,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改革是时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要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加强思考,正视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不断进行改革,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论文摘要:关注幼儿教师生命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完善幼教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教师生命异化的实然状态是必须高度警惕的教育危机信号,应该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转换思维范式,重新全面构建幼儿教师的生命体系,让教师的生命可能性得到健康发展。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关怀生命是使个体实现生命可能性的教育需要,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必须由教师来实现,因此教师对于生命意义的体悟,要比一般人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关注幼儿教师的生命,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完善幼教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博鱼·体育官网。

  放眼国际,幼儿教师的地位一直不容乐观,“我们对这些在儿童能学得最多的时期教育儿童的教师太不重视了。公正地说,这些教师做得最多,得到的却最少”。聚焦国内,幼儿教师的生命意义更是遭到严重忽视,生命异化问题令人堪忧。

  受职业传统观念的影响,幼儿教师一直被视为利他主义的职业,泛道德主义影响至深至远,似乎只有无私奉献与辛勤耕耘才配得上“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与“托起太阳的人”之类的美誉。然而,这种道德预期“并未涉及到教师职业劳动对教师本人现实生命质量的意义;并未涉及到教师是否在日常的职业生活中感受到对自己的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对自己生命发展和生命力展现的价值,感受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满足”

  受职业偏见的影响,幼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仍被视为母亲或保姆职能的一种替代和延伸,是一种纯粹为幼儿和家长服务的工具,并未被当作专业人员给予必要的尊重,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均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有的幼儿教师也把这种职业纯粹作为赖以谋生的手段和工具,精神生命式微,教师职业对其生命而言只是一种异化的存在。

  在目前的幼儿教育改革中,教师往往被教学模式所囿,认识不到教学模式背后的教育理念,更逞论根据教育理念灵活地选择、反思和创造教学模式。同时,大多数幼儿教师也没有真正领悟到园本课程开发的真谛,只是习惯了传统模式中按部就班的传授,批判意识与创新能力乏善可陈。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幼儿教师生命的机械化,另一方面也抑制了幼儿生命的发展。

  随着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固然为他们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但同时也增加了不小的负担。此外,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我国接受幼儿教育的主体,而师幼比例偏小与幼儿园班容量普遍超标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幼儿在园的安全、生活、发展等方面的直接责任人,幼儿教师生命的超载化程度可想而知,“忙”和“累”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职业幸福感正与他们渐行渐远。

  多元化的幼儿教师来源直接导致教师岗位竞争日趋激烈,职业稳定性面临消解。在专业发展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这些新要求、高期望与重大的安全责任意识已日益成为幼儿教师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教师与其职业之间出现严重分疏。同时,大多数幼儿教师对主动提高自身心理素养的意识也处于混沌状态,这种生命的低效化使生命价值很难在教育活动中得以实现。目前,对新信息的敏感、接纳以及运用已成为幼儿教师成功的关键,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幼儿教师却只是满足于复制性劳动,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加上教师职业的低回报和成功的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与长期性,幼儿教师生命的钝化现象也日益凸显。

  由于尚未纳人国民义务教育范畴,幼儿教育的实际地位一直不明确,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未将幼儿教育纳人地方教育发展规划和列人教育财政支出的专项预算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问题更是无法真正纳人政府解决的范围。如今,把幼儿园推向社会,并在幼儿教育中引人市场机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细致的论证以及后续监管的不力,社会劳动保障配套措施并未适时跟进,从而造成幼儿教师的编制、工资、医疗、培训等均缺乏应有的保障,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体现其劳动价值的报酬,这就大大影响了幼教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为幼儿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是兼具规范性和功利性的组织。目前,在组织宏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专制管理(即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和外行管理(即非专业化管理)。这两种管理都只是把幼儿教师视为“物”的存在,缺乏对他们的生命关怀,其中,专制管理正在剥落着教师的生命尊严和压抑着教师的生命个性,而外行管理则使其丧失了专业成长中的成就感。在组织的常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混乱与角色冲突。职业角色混乱是指幼儿教师所在组织未能对其职责做出明确规定,或未能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而导致的幼儿教师不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目标、地位和应尽的义务;角色冲突则是指幼儿教师对组织所提出要求的一致性与合理性提出质疑。在幼儿教师的评价考核方面,组织长期奉行以幼儿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倾向于把教师的价值外在化,即教师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的需要,而非教师自身的发展。这种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外部评价方式,势必造成社会评价导向的偏差与教师生命的抽象化,进而弱化幼儿教师的职业自主性,阻碍其职业成长和职业专业化的实现。

  尽管幼儿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幼儿教育市场比较混乱,准人方面把关不严,门槛(师资、场所、设备、资金等条件的要求)较低,教育质量监管不力,所以仍有相当多的幼儿教师存在生命意识缺席、专业成长困顿等问题,总体素质亟待提高。生命的受动状态是造成幼儿教师生命异化的内在因素,教师自身的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专业水平和应对变化的能力等)就是导致职业压力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普遍存在,但是由于职业主体性较差,加之自身的生命个体意识淡薄,又缺乏调节或舒缓这些压力的能力,所以,过度的职业压力一直是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坚定性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有59.5%的幼儿教师具有比较明显的职业倦怠倾向,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而疲惫感和对事故的担忧,更是成为困扰绝大部分教师的突出问题。对于个体在精力过度消耗状态下的职业倦怠现象,在缺乏自预或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许多幼儿教师并未认识到这只是人人都可能体会到的正常心理现象,而是往往陷人“角色超载”的恶性循环之中,产生很多悖论性的行为和心理。

  就幼儿教师的生命现状来看,若想提高其生命质量,外部环境的改善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重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转换思维范式,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重建。

  作为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自爱体现了个体对自身生命的一种关怀。生命关怀是哲学思考的重要命题,因为,“从狭隘功利目的和占有欲望或外在强制和自我否定的现实活动中超越出来,进人理想地表现自身自由的生命活动,是解决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根本出路”。幼儿教师的自爱主要包括:认识并悦纳自己的生命状态、实现自己的生命需要和价值。教师自爱不仅能促进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化,推动教师主动地追求德性的完善,而且有助于教育爱的生成,最终转化为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以及对幼儿的理解与尊重。反省是对自我的重新再认识,这种心灵力量的烛照标志着人类超越了动物界其他物种,可以自觉地修正自己的生存状态。繁忙而琐碎的日常工作使幼儿教师几乎时时处于“赶路的行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很多人生的乐趣被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被大大地压缩了,生命的浓度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学会做一名反思性实践者,形成自己关于生命价值实现的负责任的思考和行动,进而获得职业活动的永续动力。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它是克服了职业的外在性、异己感而把自己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同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它所形成的职业工作的动力更具有自觉性、主动积极性”。由此可见,职业认同是职业生涯成功实践的核心,是促进幼儿教师生命返魅的前提条件和有效途径,对他们的生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认同越高,对本职业的情感依附和规范掌握程度就越高,从业坚定性也就越强。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教师待遇,实现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健全幼儿园管理体制,创造一种关怀教师生命的管理文化;幼儿教师应发掘教师职业之美,把幼儿教育工作视为“值得追求和托付的事业”,力争成为一名“生命型教师”,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幼儿教育的新元素。

  专业发展是以个体的生存为基础,是通过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以实现生命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它是教师生命在教育生活世界中的动态显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发展核心、主题和问题,每一阶段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程度如何对后一阶段有很大影响,这决定了后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所以,必须对处于不同成长过程中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育措施,提出相异的目标要求,从专业发展角度探讨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历程。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在幼儿园大力倡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完善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实行资源的优化组合,鼓励他们以团队形式经常性地反思、质询以及合作,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我,最终实现生命的丰富与提升;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和意识,拥有专业发展的自,通过积极的研究和反思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让生命发展成为推动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大部分都是女生,在这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教育环境下,学习模式、班级氛围及群体表现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及社会观念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无论是女生的心理状态还是生活状态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教育工作,成为现在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点问题。作为班级的主要引导者,班主任应该从该专业女生的心理与生活现状着手,针对她们的实际情况改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良好发展。

  1.1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心理状态。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存在严重的自尊与自卑并存的矛盾感。教育无论何时都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工作,受到人们的尊敬,教育工作者应该为此骄傲,尤其是现在学前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地位不断提升,使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对工作充满自豪感。但是同时,该专业女生很容易感到自卑,因为在大众观念里,学前教育对工作者的要求很低,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学前教育专业。而且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都是女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生的性格,对异性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异性的关系。

  1.2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生活现状。一方面,由于心理的自卑感,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对学习与生活缺乏足够的热情,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加上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良好的就业趋势,很多人都抱着混时间的心态,不能重视教学课程的学习,从而出现课堂纪律松散、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严重的男女失衡现象,女生的社交基本上仅限于和女生之间的往来,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处事风格,都带有深刻的女性印记,从而影响其性格刚性化一面的发展。因为大多女生不喜运动,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课外时间基本都在宿舍待着,缺乏必要的户外锻炼和人际交往[1]。

  2.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想改变学前专业女生的心理状态与生活现状,就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热情。首先,班主任应该通过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该专业发展概况及建设成就的介绍,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其次,班主任应该深入学生中间,通过交流与沟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针对其个体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建议,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2]。

  2.2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才能使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放心、专注地投入学习中。而且,清晰的就业方向有助于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在学习中更有动力。首先,班主任应该向学生定期提供就业信息,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避免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极端,太过恐惧或太过松懈。同时,班主任应该鼓励、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就业信息,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其次,班主任应该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开展就业咨询,为学生提供解答心中疑惑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心理特点。另外,鉴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班主任应该积极利用自身教育资源,联系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该专业的性质与需求,从而在学习中更有目的性[3]。

  2.3通过课外活动的组织,促进学生生活的多元化。班主任在抓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生活现状的改善。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心理特点,很少会在课外自发性地组织团体活动,生活很单调。因此,班主任应该起到组织者的作用,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班主任可以举办一些手工竞赛、知识抢答、画展等活动,或是进行一些团体的小游戏,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还有助于其专业素养的提高。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心理状态与生活现状的分析,我们得出要加强对该专业女生的管理,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健康发展。

  [1]殷波,程跃文,等.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女生人际关系的现状调查与策略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5,14(05):118-121.

  [2]李秀敏.洞悉幼师女生心理,加强班级工作精细化管理[J].中等职业教育,2012(11):27-28.

  当前信息化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已呈现常态化之势,微课和翻转课堂已成为教育界课堂教学革命的热点[1]。

  微课主要针对的是某个学科具体的知识点或以课堂教学环节录制的短小视频作为核心组分,同时辅之与该微课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巩固练习、师生评估反馈等信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预先录制针对性教学视频(5分钟以内),重在突出关键概念、主题和活动[2]。微课作为新兴教学资源,相对于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颠覆性历史价值。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实施的知识传授及课后跟进的系列知识训练实现知识内化的这两个过程加以翻转,即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由学生独立在课前学习相关教学视频来实现,而在课堂通过与同学、教师的互动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3]。其中翻转课堂所要求的知识传授过程是利用已有的教学视频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或相关操作技能(可以反复观看学习,直至明了),达到知识传授的教学目的。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学生被动地听讲、接受为主要模式,很多的实训教学多以基础实验为主,远未达到生产一线所应具备的实操技能水准,具体的课堂设置不能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高职院校学生的各项基础学习条件均处于较低的水平线上,表现为学习素养差、兴趣低、学习主动性相对薄弱。

  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基本以填鸭式教学为框架模板,教学方面的改革往往流于形式、流于理论层面居多,真正本质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模式开展困难重重。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按照既定学习思路(教师设定或引导)学习知识和操作技能,自我认知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体系受到抑制,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产生厌学情绪;而纳入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以学生为主,注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内化。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多以教师、黑板、粉笔、投影、课件(讲义)组成教学资源体系,关键在于上述资源的组合是以教师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利用制作的系列微课使原有知识“破碎化”,知识碎片在微课模式下可以达到反复学习目的,且随时可以在线学习,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此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环境表现得立体多元化。

  将微课纳入翻转课堂,在高职环境类专业实施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环境类专业特征,以及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自身教学资源优势等,分别从教师素养、学习对象、资源环境、专业特性及评价反馈几个层面对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应用的可行性加以分析。

  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课程专业属性强,对于学生动手实操要求较高,该专业的高职教师普遍素质很高。大多数专职教师年富力强,教师学历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并且部分教师具有企业从业经历,实操能力水平较高,他们既有理论技能知识储备,又对教学的改革新事物拥有极大的兴趣,专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较高,可以熟练掌握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在教学工作中因材施教恰当的制作微课、使用微课,并可以将相关资源运用到翻转课堂教学中。同时,高职院校在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邀请专家学者讲学,举办各种微课方面的培训,为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储备基础条件。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表现堪忧,无论是学习兴趣、听课状况、动手实操都不在状态,导致该现状的因素众多,但该群体存在自身优势,如对于新事物接受度较高,尤其是电子数字化产品使用熟练,上述条件状况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恰恰是制约教学过程的因子。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可以在线预习,实现反复学习,通过微课短视频,突出重点内容(不易理解的设备工作原理、工艺等)。该教学模式从学生角度出发,容易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乐趣,逐步提升该部分学生群体的学习自觉性及独立学习能力,为纳入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创造可能[4]。

  伴随高职院校对于教学课程改革的关注度提升,其微课建设的学科门类、规模逐步扩大深入,网络微课资源日益丰富,利用微课资源开展日常教学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兴教学方式。以笔者所在院校环境类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为例,在国家骨干校的课程资源建设项目中,设计整合环境类专业的相关微课等数字化资源,形成内容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同时本校建设有与网络教学平台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的环境类专业教学采用以实操实训为根本,理论知识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信息抽象、实操难度较大的教学环节常常借助模拟视频的演示来说明问题,但传统模拟软件对于单元性的知识点及单独操作技能针对性又不强,很难让学生通过自学加以掌握,或者单纯通过教师的讲解难以体会,那么在此情况下构建设计合理的相关微课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如:旋风除尘器的工作过程中的外旋气流和内旋气流的运行动画演示可以非常清楚地告诉学生它的运行机理,单纯的教师讲授达不到动画视频的直观效果,因此从专业角度说,视频、动画对于工科特点的实操性要求很高的环境类专业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掌握综合全面的知识技能,对于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学生的今后学习和服务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的教学硬件设施、师资状况分析、学情分析及信息化数字教学平台等资源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将微课纳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置于高职生的环境类专业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尝试和理论探索,可以克服传统环境类专业教学中的各种弊端,不断满足学生的即时学习、个性化学习需求。该教学模式在环境类专业教学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2]丛钊.利用微课资源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64-65.

  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进行,选取了K中学新入职教师李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建构有意义的教育故事,展现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各种困境,引发读者思考一个颇具潜力的农村新教师的优势为何不能转化为现实。

  本研究从科层困境、心理困境、技术-理性困境、专业困境和道德困境五个方面来分析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科层困境指因学校和教育体制中的行政部门的组织是科层的,教师必须服从科层的权威,但是这种科层的权威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心理困境指由于心理激励的缺失而导致的专业发展的困境。技术―理性困境指因学校对规范的教学模式缺乏典范的指导,从而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困境指教师缺乏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对教师职业自我认同感低,把教师职业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道德困境指教师没有形成来自于共同体的价值观、理念和理想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起始阶段,新教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境和危机,但是教师们最终总会克服困境,实现潜能与现实之间的转化,最终逐渐成熟。可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李老师的潜能在转化为现实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困境,这种困境使得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未能萌发,她尚处于教师专业发展将要萌发却未能萌发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李老师自身的潜能优势也逐渐的变弱。在学校内部,多种多样的矛盾在教师身上汇聚和交融,这些矛盾使得教师的潜能难以转化为现实。

  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引而未发的状态。本文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而未发的状态指的是虽然农村新教师具备了专业发展的潜能,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响,新教师并不具备能把这种潜能转化为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状态的能力。

  新教师专业发展遭遇的困境具体表现为:科层困境、心理困境、技术―理性困境、专业困境和道德困境。科层权威的过度运用使得新教师不得不在一定的监控之下执行学校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管某些任务和制度的规定是不合理的,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但是新教师却不得不执行;心理困境的最大的表现便是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尚未被激发出来,新教师缺失了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新教师在技术―理性方面遭遇的困境是她对规范的教学模式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不知道一节课上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作是一节好课,不知道标准化的教学是什么样子;专业困境的存在让新教师很难静下心来对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包括对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理想等的思考;道德困境的表现是新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对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学生缺少了一种爱。

  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支持缺失的钐,这种支持缺失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支持的缺失;二是专业互动的缺失。

  一个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会受到她所处的环境的影响。K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校长不能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校长的水平和素质决定了校长能否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种积极的支持。在K中学的观察发现,K中学校长的能力非常的有限,不足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较大的积极的引导。

  其次,一个新教师进入到一个教师岗位,不管她以前有没有教学的经验和经历,进行相关的教师培训对她将来的专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李老师从未有过相关的教学经历,教学对她来说是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李老师非常需要参加有效的教师培训。经过访谈,我了解到K中学的教师培训不仅非常少,而且极为低效。很多培训注重的是形式,而不是实质。教师们反映这种培训并未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反而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最后,教师教科研的缺失。教科研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能够使教师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的关键事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但是,现实的教科研并不是有效的,它更加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对老师实质性的帮助。

  教师之间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互动对于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研究来看,教师之间的互动少且低效。主要表现为:新老师教师之间的互动的缺失和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的缺失。研究发现,新教师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体缺失了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教师很难与其他教师产生专业发展的互动,其专业也很难获得较大的发展。

  科层权威的过度运用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一定的限制。首先,K中学的领导没有能力为教师创设促进教师发展的工作任务,他所提供给教师的是过多的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无益而教师又不得不做的事务性的工作。这些事务性的工作挤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结果不仅没有成功的实现领导的意图,反而限制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其次,学校以各项制度规定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这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施展空间。不管是对教师的各项制度规定,还是对学生的各项制度规定,教师都是最直接的执行者,是实现学校领导意图的工具。此外,K中学还存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各项惩戒制度和一日常规等,这些制度如果制定的不合理将会限制教师的行为。现实情况是,K中学的领导没有能力制定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他们目前制定的各项要求对教师的教学和工作行为形成了一定的限制。这让教师必须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做,如果达到了领导的要求,就会受到奖励;如果达不到领导的要求,就会受到惩罚。

  农村新教师教育反思能力不足,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极易形成行为趋同的问题。农村新教师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的,但是由于农村新教师缺乏一种教育反思的能力,他们与他人的互动过程并不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教师很容易形成行为趋同的问题。

  首先,新教师与学校领导的互动为非良性互动。上文我们已经分析过K中学李老师不得不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去开展工作,她是实现学校领导意图的工具。由于李老师缺乏了一种有关教育的反思能力,她自身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低效的、非科学的。她觉得按照领导的要求来做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能力形成自己关于学校领导行为的判断能力,只是一味的认为是正确的,是必须服从的。这样李老师在自己的理念上就会认同学校领导的一些做法,并将这些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是对学校领导理念认知上的趋同。理念是行为的指导,李老师对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处理实则是与学校领导理念认知上的趋同。这种趋同对于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因为学校领导的某些管理理念本身就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背道而驰的。

  其次,新教师与学校同事的互动为非良性互动。一个群体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共同的态度和观点,会影响到参与者的行为。李老师在与学校老教师的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于自我的认识。刚进入到教育的场域的时候,充斥在她眼中的是激烈的师生冲突以及老教师对师生冲突的处理。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中对于某些教育事件的处理成为了教师在学校共同生活的共有的观点和态度,这样李老师很容易的跟着老教师见样学样,机械的简单的去处理师生冲突,而不会反思这样处理师生冲突会对以后的师生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由于她缺乏一种教育反思能力,她所形成认识只是对于其他教师的做法的浅层次的了解而已,她没有能力对这些做法做出正确的符合自己的判断。她不会去思考其他教师的某些行为的背后的原因,也不会思考其他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李老师没有经过深刻的教育反思而形成的某些行为只是老教师某些行为的一个复制品,新教师很容易跟老教师形成行为趋同的问题。李老师跟学校领导以及学校老教师的互动是一种非良性的互动,这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起了很大的反作用。

  农村引进有素质、有学历的新教师的举动并不必然带来农村教育的改进,因为新教师的这些素质并不必然转化为实然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这种“现实冲击”下,他们感到困惑、焦虑、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强烈的挫折感。

  农村新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助推力量,其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能够考上教师的大学生具有几点共同的特征:首先,要具有较高的素养,不仅具有专业课知识,还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其次,最终能考取教师岗位的大学生必定经受住了层层的严格筛选。他们具有较大的发展的潜能。但是这种潜能并未能顺利的转化为现实,不能转化为必然的教育教学的能力。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新教师,在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的情况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h境中发展,其行为必然会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刚从城市毕业的新教师到农村学校去任教,受农村特殊环境的影响,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矛盾会更加突出,他们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的科层困境、心理困境、技术―理性困境、专业困境和道德困境使得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并未能转化为现实。同时,从研究来看,农村新教师由于缺乏一种教育反思的能力,在现有的环境下极易形成趋同的问题,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深受老教师的某些不良影响,这些使得新教师并未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如此看来,农村引进有素质、有学历的新教师的举动并不必然带来农村教育的改进。

  [1]王波.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个案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3).

  [2]周本东.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阻碍性因素研究――以响水县小尖镇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9).

  [3]D.P.约翰逊著.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公司出版,1998.

  随着计算机深入应用到生活中各大领域,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对高校提出了极大挑战博鱼·体育官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向社会各个行业,而各行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衡量标准正是其执行办公自动化的程度。因此,办公自动化技能是信息时代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多数高校会在大一开设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这其中包括一些办公自动化基础类软件Word、Excel、Power point等,其目的则是为切实提高学生办公自动化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水平,最终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及日后工作打好基础。

  高校性质不一,办公自动化技能培养的方向自然各不相同。在一些综合类高校,计算机专业类学生和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对办公自动化技能掌握的程度相差甚远。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的学习,从第二年开始进行专业软件的学习;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进行第一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后,便转为本专业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后接触计算机的程度由各学校自己裁定。对于一些专业性质较强的高校,如财经类、医类学校,多数也都把计算机类知识介绍到了入门的水平,而在开展了专业知识类教学后,计算机类课程也都被放到了边缘位置。总而言之,在多数高校中,计算机类课程主要用于普及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而不是将办公自动化技能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种培养方式下毕业的高校学生,办公自动化技能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

  吉林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类高校,从计算机教育程度深浅不同出发,可以分为计算机类专业和非计算机类专业。由于计算机类专业四年的教学重心都是计算机相关应用软件与理论的学习,其对计算机相关知识掌握较全面,因此,主要以非计算机专业其办公自动技能培养现状为例,来探讨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培养方式。

  本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入学当年会进行一整年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育,占总体受教育时间的25%。具体教授内容如下:

  上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内容为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博鱼·体育官网,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以及office系列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础性内容,对于办公自动化软件的高级应用部分留给学生课下自行学习。

  下学期依据文理科差异及各专业学生特点,开设不同专业软件类课程。包括:Access数据库原理与应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Visual 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Photoshop等课程。

  从课程体系上来说,计算机公共课的重要环节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年,掌握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门有等级认证的应用软件。经过一年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学生们便远离了计算机,转去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而真正用到计算机的实践环节却要等到四年之后。长时间的搁浅状态,不难想象毕业生对计算机相关内容的陌生隋景。

  从教学模式上来讲,最大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分离。旧教学模式下,教师理论讲解课程时,学生始终处于“听”的状态,知识点讲解完毕,学生不能马上实践所学内容,而是隔段时间之后再进行上机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保留程度不高,自然掌握程度较差,而且对不会的知识得过且过。

  从实验内容方面来看,新生个体差异较大博鱼·体育官网,有些学生在进人大学校门之前,已经对计算机基础内容有所了解,只是操作内容局限;而一些学生则根本没接触过电脑,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甚少。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实验内容,不但未考虑到因材施教,反而会使熟悉计算机的同学产生自满情绪,即使对未掌握的知识也忽略不听了。这种实验模式带来的必定是掌握程度较差。

  一级:大一上学期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入门普及教育,对计算机相关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培养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兴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二级:大一下学期,针对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设置相关专业计算机课程,具体可开设“Access数据库原理与应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专业软件,为日后就业及应用奠定基础。

  三级:大四上学期,开设“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主要为掌握office现有软件的高级技能,为就业打好基础,比如word高级应用中样式的定义以及设置不同页眉页脚之前节的操作,为毕业论文的设计铺路筑石,打造全新的“秃闲陀τ萌瞬拧薄

  经过调整之后的三级课程体系和内容,在基础课程之上,提升高度,与大一的课程设置遥相呼应,既跳出了计算机知识长时间搁浅的状态,又掌握了新的办公自动化技能,同时为完善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接口贡献了力量。

  为跳出理论脱离实践的怪圈,推行“理论+实践――课课融合”教学模式。保留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重,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重仍为1:1,但对每节课教学模式做出改变。具体为,基于所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课课融合,即理论讲解之后马上进行课堂实践,及时发现不符结果的问题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既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也会将问题都解决在课堂之上,加深学生印象,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理论+实践――课课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就业所需的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提高毕业生“办公自动化技能”为根本出发点,基于学生个体差异,调整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对办公自动化技能的认识。

  从全局角度出发,为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办公自动化技能”以及运用信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水平,对实验内容的调整至关重要。尽量设置应用性强的实验课题,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点运用的方向,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采用案例驱动机制,让学生把握知识点的连贯性。

  从局部个体出发,“因材施教”。为程度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实验内容,针对同一知识点,选择难度不等的应用实例。采用案例驱动机制,每节课都针对所学知识点设计一个案例,这些案例都取自于实际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比如在word综合应用中,设计案例对毕业论文进行排版;在excel函数应用中,设计某航空公司的贸易情况统计数据等等,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用处,既加深了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又巩固了知识点的实践掌握。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理论知识的深度消化。

  推行考评体系合理化,建立综合考评体系。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着重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具体为:不局限于闭卷考评形式,结合实际应用实例,采取现场上机考评或制作成型作品并配合答辩环节等考评机制,综合考评学生的素质。尤其考评对各行业办公自动化技能的掌握程度,必要时可现场生成案例。针对学生制作的成型作品环节,教师逐个点评,提出相关建议,并结合学生答辩,辨析学生的制作能力。

  也可以采用过程式考核方式,即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开放式考核,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内容以及考核形式,随堂测试,测试完毕当堂给出成绩评价。这种考评方式下,考核结果汇报及时,对学生个体的把握准确,而且做到了学生期末考试零负担。

  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采用多媒体手段授课的同时,借助电子教案形象生动地展示授课内容,并利用“凌波多媒体”、“红蜘蛛”等授权软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即时反馈学生的听课状况,比如可利用学生举手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状况;采用屏幕监视掌握学生实践的总体动向;点击个体机展示,将个别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借助点名签到在节省时间的前提下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利用文件传输快速下放案例及试题或收取学生作品等。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便了教师对知识点的渗透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为教师对课程的总体把握提供了手段。

  博弈理论是当代主流经济学发展最迅速和影响最大的分支学科之一。经典博弈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博弈双方的“完全理性”,然而,完全理性比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所要求的理性程度还要高。完全理性人所具有的“理性的共同知识”要求决策者近乎“全知全能”,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制约了博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进化生物学发展而来的进化博弈理论引入了“进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的概念,运用有限理性假设来解释经济现象,使博弈理论的应用获得了重大突破。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前提下,进化博弈与生物进化的过程十分相似,同样内含了两种可能的演化机制――选择机制(Selection Mechanism)和突变机制(Mutation Mechanism)。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博弈双方在反复博弈的过程中,往往不会一开始就找到最优策略,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模仿,来寻求一个较好的策略,并达到动态均衡。这意味着均衡是不断调整和改进的,而不是一次性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均衡在达到后仍可能由于“突变者”的出现而再次偏离,但最终这部分“突变者”会通过不断地学习、调整,恢复到原有的均衡策略上。这意味着均衡在受到干扰后仍具有“自我恢复”的调节功能。显然,进化博弈理论比传统博弈理论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适用性,在解释经济管理现象时更具生命力和说服力。[1]

  近年来,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民银行激励机制建设已成为各级人民银行所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拟用进化博弈的相关理论及模型试述人民银行员工激励路径的选择及机制设计的相关问题。

  根据期望理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因此,要有效激励员工,组织必须高度重视针对员工的实际需求而进行差别化激励的重要性。[2]这既是激励效用最大化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以人为本原则在激励机制中的具体体现。结合人民银行当前实际,人民银行员工按岗位性质基本可划分为: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工勤技能类。为讨论方便,本文仅将侧重专业技能发展的员工,即专业技术类和工勤技能类员工统称为专家型人才,而将侧重综合管理能力提升的员工,统称为管理型人才,两类人才群体进行两两随机配对重复博弈。同时作以下分析及假定:

  1.鉴于人民银行员工数量较多,学习、调整、向优势策略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所有博弈方同时调整的行为,因此,根据有限理性进化博弈的类别,其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适用进化博弈中的复制动态予以模拟。

  2.为达到人尽其材、才尽其用,设组织为管理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构建两条相互平行的职业发展通道,运用晋升激励和薪酬激励两种手段,促使管理型人才凭借职位晋升获取激励(简称晋升激励,下同),而专家型人才凭借专业技能的提升获取以薪酬为主的激励(简称薪酬激励,下同)。[3]

  4.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及当前人民银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尚未建立,故并非每位员工均有能力为自己准确定位并最优决策。因此,设管理型人才及专家型人才“顺位发展”(即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发展道路)所需付出的成本均为Q1;而“错位发展”(即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所需付出的成本均为Q2。一般而言,Q1

  5.结合人民银行当前实际,设博弈双方皆顺位发展或皆错位发展均能成功,即成功的机率均为100%;而一方顺位发展,另一方错位发展,由于目标的一致造成职位挤占和竞争加剧,故双方成功的机率均为50%,如图1所示。

  假定在管理型人才这一群体中,选择“晋升”策略的博弈方比例为x,则选择“薪酬”策略的博弈方比例为1-x;另假定在专家型人才这一群体中,选择“薪酬”策略的博弈方比例为y,选择“晋升”道路的博弈方比例为1-y。则管理型人才中采取“晋升”、“薪酬”两类策略的博弈方的期望得益U1晋、U1薪和群体平均得益U1分别为:

  其中,dx/dt表示:管理型人才中,选择“晋升”策略的博弈方比例随时间的变化率,反映管理型人才在经历重复博弈后,对“晋升”策略的学习、调整速度。该复制动态方程有两个不动点,即两个可能的稳定状态,分别是X* =0和X*=1。

  同样地,dy/dt表示:专家型人才中,选择“薪酬”策略的博弈方比例随时间的变化率,反映专家型人才在经历重复博弈后,对“薪酬”策略的学习、调整速度。该复制动态方程也有两个不动点,即两个可能的稳定状态,分别是Y*=0和Y*=1。

  当y>

  [2(I2-Q2)-(I1-Q1)]/ [(I1-Q1)+(I2-Q2)]时,由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定理”及进化稳定策略的定义可知,X*=1是管理型人才的进化稳定策略(ESS),其相位图及动态趋势如图2所示。由于动态方程表示的是管理型人才中选择“晋升”策略的博弈方比例随时间的变化率。因此,由图2可知,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若管理型人才起初都不选择“晋升”策略,而少数“变异者”在后续的博弈中选择“晋升”策略,则反复博弈最终仍会使管理型人才趋于都选择“晋升”策略的均衡状态。同样博鱼·体育官网,若管理型人才起初都选择“晋升”策略,即使有少数“变异者”在后来的博弈中选择“薪酬”策略,则反复博弈最终仍会促使管理型人才趋于都选择“晋升”策略的均衡状态。

  当X>

  [2(I1-Q2)-(I2-Q1))/[(I2-Q1)+(I1-Q2))时,Y*=1是专家型人才的进化稳定策略(ESS),其相位图及动态趋势如图4所示。同上分析可知,在满足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无论初始状态为何,在经历反复博弈后,专家型人才最终仍会趋向选择“薪酬”策略的均衡状态。

  进一步地,把上述两个群体类型比例变化的复制动态关系用一个坐标平面图予以表示,如图6所示。

  运用箭头法,根据图6中箭头所示方向不难看出,只有X*=0、Y*=0和X*=1、Y*=1是这个博弈真正的进化稳定策略(ESS),而其他所有点实质上都不是复制动态中收敛和抗干扰的稳定策略。这也就意味着,在经历反复博弈后,随着学习和模仿行为的发生,有限理性的博弈双方会稳定在两种均衡状态:一是管理型人才选择“薪酬”策略、同时专家型人才选择“晋升”策略,对应图6中的C区域;二是管理型人才选择“晋升”策略,同时专家型人才选择“薪酬”策略,对应图6中的B区域。显然地,前一种均衡状态是一种低效的均衡状态,并不是组织所乐意接受的,因为其违背了人尽其材、才尽其用的初衷,而只有后一种均衡状态才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虽然人民银行,尤其是各级分支行一直以来均十分重视员工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职称的管理工作。但由于体制上的限制,目前专业技术职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发挥得仍然不够充分。主要表现为:一是专业技术职称与行政管理职务交叉并行,而各自均受严格的编制限制,既模糊了员工的努力方向,又造成了专业技术职称与职务编制的相互挤占。二是员工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所能获得的薪酬激励远不如职务晋升所能得到的综合收益。据不完全测算,在地市中支层级,同样一个员工,其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而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则其薪酬仅及中支管理层的60%左右,而且尚未包括晋升为员工所能带来的其他心理报酬。可见,激励天平的倾斜造成了职务晋升成为了“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的目标指向,不利于引导及激励那些缺乏管理潜质但却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员工发挥个人专长,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由前述博弈模型可知,若组织为员工构建两条相互平行的激励路径,最明显的一个作用就是可引导员工,在多次重复博弈后,使得博弈的均衡稳定状态远离A区和D区(A、D区对应的正好是博弈双方一方“顺位发展”,而另一方“错位发展”的策略),即员工各自选择发展道路,而不是相互挤占,无序竞争。

  为此,笔者认为,须重新梳理适合人民银行各专业、各岗位的技术能力认定标准,构建较目前初、中、高级三级职称体制更多层级的专业技术能力发展阶梯,并赋予其与职务晋升激励效果相约、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如借鉴现代薪酬激励的新模式――宽带薪酬体系,引导广大央行员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塑造“能力型”人格,激发其“不唯晋职而要尽职”的观念。[4]

  当然,从上述博弈模型也可看出,均衡也有可能呈现低效率的状态,即管理型人才选择“薪酬”策略,同时专家型人才选择“晋升”策略。为此,应尽量缩小图6中C区域发生的概率,而增大B区域发生的概率,令m0,q0,分别得:2(I2-Q2)(I1-Q1),2(I1-Q2)(I2-Q1)。其表达的经济含义为:博弈的任何一方一旦“错位发展”,则其净收益仅为“顺位发展”的一半。当满足此条件的时候,经历多次重复博弈后,博弈模型的均衡状态将最大限度地向B区域倾斜,即管理型人才的绝大部分将选择“晋升”策略,同时专家型人才的绝大部分也将选择“薪酬”策略,员工和组织充分实现了人尽其材、才尽其用的理想状态。

  结合人民银行的具体实际,笔者认为,一是引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有关技术,使员工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可借鉴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如德国中央银行每位员工均参与人才评价中心测评,测评自身能力倾向,明辨自身强弱项,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而组织为员工的发展选择提供必要的指引、辅导和训练,据以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双赢互利。二是切实增大员工“错位发展”的额外成本(Q2-Q1),如在专业技术能力等级和薪酬层级获得较大丰富的前提下,提升各类专业技术能力的考量和认定标准,并增大职务晋升时对管理能(潜)力的考量比重等,确保员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适合自身能力倾向的事业上。这样,既有利于引导员工技能的提升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令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和管理效能获得最大化。

  [1]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4] 何裕锴.宽带薪酬 央行激励机制重塑的现实选择[J].南方金融,2007,(1).

  摘要:课程体系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核心环节,对完成培养目标具有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高职教育现状,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了高职电器自动化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从职业活动出发,分析了适合职业发展的课程,构建高职电气自动化课程体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技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中,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企业也进一步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录用标准。目前,我国许多一线电气自动化人才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其中,单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所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该方面人才的基地之一,应重新审视当前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现如今,社会所需要的高职人才是综合型技术人才,应当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技术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不同,必须具有真实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就应该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基础,结合岗位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应模仿其他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当坚持以技术型人才为导向。

  当前我国的高职课程现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其一,没有明确表现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二,课程设置较为普通,没有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其三,理论与实践脱节,整体仍表现为对理论知识的重视。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其对口的岗位大体上包括供电配电、电气工程、电气控制设备以及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其涉及的行业相当广泛,诸如钢铁、纺织、电子、汽车等。结合高职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本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应培养的人才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拥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从课程体系入手,培养专业人才。

  重视专业技能培训,是合理构建高职电气自动化课程体系的重要前提。电气自动化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应注重专业技术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务必要联系实际需要,增加实训,同时要结合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对落后的知识和教材要尽快予以摒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的知识,在课堂外参加实训,培养技术,是提高学生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实训中要做好指导,以自身的经验,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形成合理的操作习惯,然后鼓励学生独立训练,独立完成实训任务。

  所谓工学结合,即是指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训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岗位,了解岗位的需要,寻找学习重点。通过校企合作,共同促进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是培养该方面人才的重要方式。在课程的设计中,将岗位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情境以了解岗位需求。校企结合,为同学们提供岗位,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集体合作精神,提前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他人相处,从而使学生在接手工作时更加顺利。

  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指引,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师务必要及时更新观念,而学校则需要组织教师参加技术培训,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一些改进的技术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高职教育中的青年教师数量较少。高职教育学校应当挖掘青年人才,对于学校已经拥有的青年教师资源,学校应当组织其去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以提高师资力量。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实际参与工作的人员来学校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对优秀者可以吸收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增强高职院校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由此大大提高师资力量。

  我国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不同地区在环境、人文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是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在课程安排上较为普遍,课程看起来适应性强,但实际上并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工业发展和地方性企业的需要,与当地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直接为其培养对口人才,企业提前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考评上,应采用综合考评的形式,不但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并且还要注意考察学生的技术水平。知识水平可以通过试卷的形式加以考察,而技术水平的考察只能通过实际操作的形式。学校可以借助于实际工作项目进行仪器设备操作、工作态度和实训成果考核。同时,学校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技能标准,对于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学生给予颁发相应证书,达不到标准或知识、技术掌握不全的学生,在颁发证书时应慎重考虑。此外,对态度的考核是高职院校需要考虑的一种方式。学生的态度往往与其工作成果有直接联系。有的学生技术和知识比较好,但态度不端正,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发生失误,但目前尚且缺乏完善的考核态度的方法,因而高职学校恰恰可以在此方面予以创新。

  总之,高职电子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当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和岗位需求相结合。对于如何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从师资力量、校企合作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着手,全方位的优化课程体系,改革现有的课程内容,将知识积累和技能实训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1]毛臣健.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职教论坛,2011(5):56-57.

  [2]何建勇.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文化基础课程体系衔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179-180.

下一篇:自动化专博鱼在线官网业学什么及主要开设课程
上一篇:自博鱼(中国)官方网站动化就业前景分析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